
第一次改制
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改制前,是隶属原丽水市(县级)商业局的一家国有企业。厂址位于丽水紫金山43号,厂区面积9711.23平方米,厂房面积6880平方米,职工人数95人(其中退休职工36人),主要产品有酱油、米醋、酱菜、饮料、黄白酒等。计划经济时期,产品独家经营,经济效益较好,产品质量在省内享有一定信誉,酱油、食醋曾获浙江省商办工业展览会“玉兔”奖,1990年初被评为浙江省商业系统先进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后,酿造厂已逐步不适应这种变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企业效益逐年下降,经营举步维艰,急需新的体制转换。随着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彻底改革企业产权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根据原县级丽水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原县级丽水市商业局的统一领导下,丽水酿造厂于2000年开始企业改制工作。
企业改制之前,首先是建立企业改制领导小组,成立由党、政、工等代表性人员参加的改制领导小组,负责企业改制的宣传发动、方案拟定、上报审批和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丽水酿造厂改制领导小组由谢苗英、李真泉、张永仁、项飞鸣四人组成,组长由法人代表谢苗英担任。
企业改制工作实际从1998年7月份就开始吹风了,2000年4月份正式启动。当时职工对企业改制认识模糊,有抵触情绪,担心企业改制后风险大。年龄大的职工大多安于现状,担心改制后被裁员,不想改制。对此,企改小组首先组织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丽水市委〔1999〕19号《关于加快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共丽水市委〔2000〕15号《关于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同时,分层次、分年龄段、分在岗和退休人员召开各类座谈会,利用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造声势,把企业改制的精神贯彻到每个职工,使人人明确企业改制势在必行。通过充分的宣传发动,职工思想有了较大转变,也明确了改制要彻底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国有资产彻底退出,二是职工身份彻底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使改制后的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同时,组织人员开展调查摸底,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全面调查核实,清理债权债务,采取各项措施清收欠款。要求销售人员对企业的货款抓紧回笼,财务人员对呆账、坏账,按改制政策处置及时调整有关账物。对员工讲清政策,愿留企业的,继续上班;要求留职停薪的,同意办理;年老体弱的离岗发生活费,一切为改制铺平道路。
接着,着手开展资产评估。在资产评估前,2000年7月初,我们委托佳信会计事务所,对企业上半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于2000年7月11日向莲都区财政局国资科递交了要求企业改制评估立项的请示,经丽财国资〔2000〕18号批文准予立项。8月初委托丽水市处州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和丽水市地产咨询评估中心,对企业资产进行改制评估。房屋、设备评估方法采用重置成本法,无形资产(土地)按工业用地价,实量评估。该项工作,企改小组人员进行了分工,配合评估人员一起参与。无形资产(土地)由谢苗英配合,房屋评估由张永仁配合,机器设备由李真泉配合,财务账目由项飞鸣配合。资产评估按照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历时两个月,于2000年10月上旬结束。评估结果报莲都区财政局国资科确认。
最后,是研究制定改制方案,并抓好方案的落实。该项工作是改制的重点,整体改制方案于2000年10月26日在职工大会上一致通过,报莲都区商业局审核后,报莲都区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一、确定改制形式。在企业召开的职工座谈会上,讨论采用何种形式改制时,有说联合、兼并、破产等各种说法。企改小组也和体改委主任任培委、商业总公司总经理叶文生等到温州海螺工业集团下属的温州海螺酿造公司商量联合之事,但均未成功。也曾到同行兄弟厂——缙云、青田酿造厂取经,到本系统蔬菜公司、百货公司学习。最后,结合本企业实际,企改小组提出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并经职工大会通过。
二、确定公司名称。通过分组征求意见,人人参与,初定为丽水市鱼跃酿造有限公司。后洪毅同志提出加“食品”二字,扩大经营范围,最终定为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
三、制定公司章程。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公司法”,同时企改小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参考了蔬菜公司、百货公司的公司章程,初拟了本企业的公司章程。经反复讨论、修改,特别是对股东的股份、职务股的设置、股份的转让等开展了重点讨论,最终形成了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章程,并于2000年12月22日首届一次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四、股东入股。公司股本金由企业职工现金出资和职工身份置换费及职务股(董事、监事成员、经理)组成。职工个人出资和职工身份置换费合并为职工个人股。股份按照职工工龄长短设基本个人股最低最高限额。最高为3万元,最低为0.9万元。职务股在认购足额个人额的基础上,董事长5.1万元,董事3.6万元,监事召集人2.7万元,监事2.1万元。股份每股股金为人民币壹万元,每3000元为一票表决权。企业原有职工55人,按照章程“入股自愿、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建原则,有52位职工入股,3位职工不愿入股。工商注册50位股东(二对双职工合并二位股东),公司股本金为112.45万元,职工个人股占84.79%,职务股占15.21%。
职工入股时,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部分职工要求先选董事会和监事会后再入股,但是,这不符合“公司法”的操作,经做工作,最后同意先入股;二是部分职工对企业改制后的前途看不清,怕投进去的钱拿不回来,尽管在职工大会上要求每位职工认足股份,并也做了一些职工的思想工作,但还是有50%左右的职工没有认足股份。以致在第二届董事会选举时,要求修改章程,强烈要求取消职务股,以弥补他们股份不足部分,好在首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顾全大局,同意取消职务股。17.1万元职务股分配到每位股东份额上。
五、选举董事会、监事会。选举董事会、监事会按照公司章程第19条,首次股东大会为一人一票参加选举。2000年12月上旬举行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首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选举,产生由谢苗英、李真泉、项飞鸣三人组成的董事会,谢苗英任董事长。监事会由徐丽平、陈哨华二人组成,徐丽平任监事召集人。
六、国有资产退出。通过评估,丽水酿造厂资产总额为407.016万元(其中土地207.84万元),减除负债120.05万元,净资产为286.96万元,政策性提留185.9万元,核销不良资产57.96万元。按改制优惠政策,一次性上交6.03万元,2000年12月底与莲都区商业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签订了资产移交合同,国有资产彻底退出。
企业改制是一项新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情况复杂,企业同时还要抓生产经营,在具体工作中碰到不少困难。一是职工的思想观念问题。要打破原有大锅饭,改变国有职工身份,许多职工想不通,特别是老职工,认为辛苦为国家干了几十年,改制后,企业能否生存,今后命运如何,有不想改和等、看的想法。企业职工的参与是企改的基础,企改小组花了较长时间和精力抓宣传发动工作。二是企改领导小组对改制缺乏经验。刚开始时,无头绪,我们采取走出去,到已改制好的兄弟单位取经,再多请示主管部门,帮助理解一些改制政策,制定好工作计划边学边干,特别是要在学好改制文件、领会精神、吃透政策、用好政策上下工夫。三是企改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经营管理上的不足,职工意见颇大,如销售人员货款发票遗失,货款收不回来,豆奶等包装物管理混乱,库存不清,呆账、死账的处理职工不明,房改享受对象不对等等问题,部分职工提出处理好这些问题后再改制。企改小组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指出职工对企业的管理提出意见是正确的,对今后工作是一个教训,但不能因此拖延改制,要保证改制的大方向,尽快完成改制,安排2001年及今后的工作是当务之急。对此,大部分职工都能理解,通情达理,积极参与和支持企改。
丽水酿造厂的改制工作在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指导下,经全厂职工的努力和退休职工的支持,历经一年时间(实施阶段达半年时间),于2000年底如期完成。2000年12月22日挂牌成立了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并于2001年2月份工商注册了新公司。在新公司成立大会上,莲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益友,莲都区体改委主任任培委,莲都区商业总公司总经理叶文生等领导莅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