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原来的双溪桥(位于莲都区雅溪镇双溪村)是丽水城边的大财主潘老三投资建造的,为造此桥,他几乎耗尽资产。
双溪建桥,要从远处搬石头,每搬一块石块,都要付一定的工钱,而双溪那些帮助建桥的民工,为了多挣些钱,却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他们先是把一块块石块搬来,等做过记号后,第二天,又将这些石块翻过来做记号,这样,一块石头,财主得要付几块石头的工钱,如此事情发生多次后,潘老三有所察觉心里十分生气,想不到自己为双溪人造福,竟如此受双溪人坑害,他决定要治一治双溪人。
就这样,双溪桥建好后,潘老三趁双溪游桥,请来戏班接连在双溪村做了半个月的戏,双溪人本来粮食不充裕,而做戏又天天有客人来,半月下来,个个叫苦不迭了。
而财主为了造这座桥,也几乎耗尽了资产,但世人却永远记惦着他为民造福的美德,这一故事也一直流传下来。
双溪乡文化站 郑淑娇 记录
双溪桥的背景资料:
明万历年间有一个名叫何钢的人慷慨出资在梓川溪上造了一座石桥,名为延福桥。此桥在清朝道光、同治年间都重修过,其中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是处州府职员潘绍唐独资重建的。重建后的桥为三孔两墩。桥长30.8米,宽3.6米,全桥为条石修筑,非常坚固,所以当1958年丽雅公路修到双溪时,此桥仍被沿用,并可单向通过一辆客车,后因公路人流和车辆增多,此桥已不能满足需要,在1987年,延福桥被拆除,在原地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石桥。原来石桥的石构件,部分用来修建新的大桥,一部分被村民移做它用。原来石桥上的两块刻有“延福桥”和“在城潘绍唐重修”字样的石碑被镶在了新大桥的一侧桥头。

